我国推进废塑料回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
-
(一)规范低值废塑料回收
有专业人士曾指出,“按照预测,如果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理工作顺利推进的话,‘其他垃圾’将减量20%至30%。”因此要重视低值废塑料的价值,提高低值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率,加大低值废塑料回收管理力度,健全完善低值废塑料回收网络。
目前针对低价值废塑料难以进入回收渠道的问题,国内如上海、广州等地已进行了积极探索。如上海出台了《上海市可回收物体系规划实施方案》,要求明确落实属地政府对可回收物进行补贴的主体责任;对低价值可回收物给予专项资金补贴等。
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发布《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办法》,鼓励企业参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,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。
《“十四五”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》也提出,鼓励电子商务平台(含外卖平台)、快递企业与环卫单位、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,加大快递包装、外卖餐盒等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力度。
(二)完善废塑料回收设施设备
前端分类越细致,后端处理越方便,可回收物越值钱。废塑料有效回收利用的前提,就是可回收物的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。近年来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,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,推动数字技术和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深度融合,成为防治废塑料污染、实现废塑料的物质、能量再利用的关键力量。
在国外,德国和日本均通过投放塑料瓶回收机回收塑料瓶,市民可以通过投入塑料瓶获得相应积分;国内近年来也开始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采用“互联网+回收”、智能回收等方式增强可回收物投放、交售的便捷性。
近日,上海市人民政府对《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》进行修改,其中增加了一条:鼓励企业采用“互联网+回收”、投放智能回收机等技术和方式,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线上线下有机结合,推广便捷的交投方式。《西安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“两网融合”的指导意见》也指出要推进互联网+回收,试点布设智能可回收物回收箱逐步替代传统可回收物回收桶,用积分返现方式引导居民主动分类。
因此,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废塑料再生回收行业融合发展,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,推动产业数字化,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废塑料再生回收行业进行全方位、全链条的改造,提高塑料废弃物回收率。要推进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“两网融合”,加快新型废塑料回收设施建设,加强战略布局,建设智能敏捷、绿色低碳、安全可控的智能化废塑料回收设施。
(三)打造废塑料再生利用规上企业
再生塑料行业作为绿色经济、循环经济、环保行业发展的排头兵,应向着绿色、清洁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深耕不辍。因此,要全面推进产业化、规模化应用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同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深度融合,加快培育一批“产业化、规模化”企业,推动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做大做强;要规范废塑料再生利用企业的发展,加大对小散乱企业和违法违规行为的纠正和整治力度,防止二次污染。
《“十四五”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》提出,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,发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,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,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、规范化、清洁化发展。
-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